1、单项选择题
1.赫尔巴特提出教育学理论基础应当是伦理学和。
A.哲学 B.心理学 C.政治学 D.文化学
1.【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赫尔巴特的思想。赫尔巴特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将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的第一人。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将道德教育理论打造在伦理学基础上,把教学理论打造在心理学基础上,这也是后人把他的教育学视为科学教育学的重要原因。故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赫尔巴特将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到教育学中,但哲学思想并不是其主要理论基础,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选项C,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与政治有关范围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并不是赫尔巴特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选项D,文化学研究的是文化的由来、演变、传播、结构、功能与本质,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特殊规律与一般规律等问题,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并不是赫尔巴特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B选项。
2.由教师布置任务、答疑,学生自主学习并同意考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制 B.道尔顿制 C.文纳特卡制 D.小班教学
2.【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教学组织形式。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的讲授教程,而只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目、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才请教师辅导。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和检查。故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是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与题干不符,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选项C,文纳特卡制是美国教育家华虚朋在芝加哥文纳特卡镇公立中学创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其课程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根据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和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常识、技能;另一部分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与开办商店、组织自治会等来培养和进步学生的社会意识。与题干不符,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选项D,小班教学是班级讲课制的一种,小班教学形式在发达国家基础教育各阶段已经较为常见,很多国家在教育法中规定了每班学生人数,一般在15|25人之间。与题干不符,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B选项。
3.课程目的的基本来源主要包含学科的进步,社会生活需要和。
A.父母态度 B.学习者的需要 C.教师看法 D.政府立场
3.【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课程目的的确立依据。课程目的的确立依据主要包含对学生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和对社会的研究。其中,对学生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知道学生身心进步的近况,并把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知道学生个体的需要;知道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故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均不是课程目的的基本来源,不符合题意。
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B选项。
4.人的所有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法来讲,都是脑的。
A.意识活动 B.精神活动 C.智商活动 D.反射活动
4.【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心理的本质。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达成。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故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意识活动是指大脑对客观物质世界能动的反映活动。
选项B,精神活动是指人的意识范围的活动,包含政治、科学、艺术、宗教、法律、道德等。
选项C,智商活动主要指认知事物、学会常识而进行的感知、察看、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原因的活动。
选项ABC均为干扰项,故本题选择D选项。
5.玩了一晚上的游戏,第二天上课昏昏欲睡。这是。
A.同时正诱导 B.同时负诱导 C.继时正诱导 D.继时负诱导
5.【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开心和抑制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在成效上可分为负诱导和正诱导。由开心过程引起或加大邻近地区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大邻近地区的开心过程称为正诱导。题干中,玩了一晚上游戏第二天昏昏欲睡是由开心过程引起或加大邻近地区的抑制过程,即为负诱导。
相互诱导在时空上具备不同特征,中枢神经过程同时在大脑皮层地区之间发生的相互诱导是同时性诱导,中枢神经过程相继在大脑皮层地区之间发生的相互诱导是相继性诱导。题干中,玩了一晚上游戏第二天昏昏欲睡是相继在大脑皮层地区之间的相互诱导,即为继时性诱导。
综上,题干是继时负诱导,选项D符合题意。
2、多项选择题
1.学校教育之所以对个体进步发挥主导用途是由于。
A.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B.有受过专业练习的师资
C.得到了政府的授权 D.对教育内容进行了筛选
1.【答案】ABD。分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进步的影响原因。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进步过程中起主导用途,其起主导用途是什么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依据社会和阶级的需要,根据肯定目的,选择适合内容,使用好办法和方法,借助集中时间,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系统、深刻的影响,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方位进步,成为为社会服务的人,这是其他任何影响原因都没办法比拟的。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练习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成效较好;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进步的各种原因;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方位、系统和深刻。故选项ABD均符合题意。
选项C为干扰项。
综上,本题选择ABD。
2.下列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看法的是。
A.教育是儿童经验的积累和改造 B.学校即社会
C.在做中学 D.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
2.【答案】ABC。分析:本题考查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提出了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思想。
选项A,杜威觉得教育是儿童经验的积累和改造,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经验的改造是生活的方法。杜威觉得,经验是人的有机体与环境相互用途的过程,有机体不只遭到环境的影响,还主动地对环境加以改造;观念、常识和经验都是在行动中,在人的有机体和环境相互用途的过程中得来的;在人与环境相互用途的过程中,因为环境一直处于变化的状况之中,所以,经验的改造乃是使生活得以继续的方法。教育存在于经验之中。依据对经验的理解,杜威觉得,所有教育都存在于经验之中。教育的过程即是个人亲身获得的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的过程,而不是学习前人和其他人经验过程。故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杜威觉得,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需要的基本态度、技能和常识。故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C,杜威强调从做中学,倡导教学过程应看重学生我们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进步的差异性。故选项C符合题意。
选项D,杜威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觉得教育的过程,在它自己以外没目的,它就是它我们的目的。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普通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些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是社会本位论的看法,其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与题干不符,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综上,本题选择ABC。
3.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将人格特质分为一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其中个人特质包含。
A.中心特质 B.最重要特质 C.次要特质 D.根源特质
3.【答案】ABC。分析:本题考查人格理论。奥尔波特于1937年初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一类是一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上,大部分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些、相同的特质。另一类是个人特质,指人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人特质依其在日常有哪些用途又可分为三种:最重要特质,这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中心特质,这是构成个体独特质的几个关键的特质,每一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次要特质,这是个体的一些不太关键的特质,总是只有在特殊的状况下才会表现出来。故选项ABC均符合题意。
选项D,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缘由为基础的行为特质,是卡特尔提出的,不符合题意。
综上,本题选择ABC。
4.智商测验包含。
A.比纳|西蒙智商量表 B.斯坦福|比纳量表
C.韦克斯勒智商量表 D.瑞文标准推理实验
4.【答案】ABCD。分析:本题考查智商测量。
选项A,比纳|西蒙智商量表1905年由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商测验量表。
选项B,比纳|西蒙智商量表经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的翻译和修订,改为斯坦福|比纳量表。这是当今世界上广泛流传的智商测验之一。
选项C,韦克斯勒智商量表:分为三个相互衔接的智商量表,分别是韦氏成人智商量表:适用于16|74岁;韦氏儿童智商量表:适用于6|16岁;韦氏学龄前及小学生儿童智商量表:适用于4|6岁半。
选项D,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是一种非言语的图形智商测验,正由于这样,这种测验不受被试文化水平的限制,也较少遭到文化背景原因的影响,同时也由于是团体测验,所以更可以便捷地进行天规模的智商选拔,同时也可以进行各种跨文化的比较研究。瑞文测验对于测量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所描述的流体智商是十分有效的。
综上,本题选择ABCD。
5.某男孩向女孩当众告白遭到拒绝,致使愤怒,羞愧,后悔等情绪,觉得我这么喜欢她,她也应该喜欢我,感觉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笨蛋,这个男孩的不合理信念包含。
A.绝对化需要 B.糟糕至极 C.过分概括化 D.非黑即白
5.【答案】AC。分析:本题考查不合理信念。
选项A,绝对化需要是指大家以我们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觉得其一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一般与需要,应该这种字眼连在一块。题干中,觉得我这么喜欢她,她也应该喜欢我,是绝对化需要。
选项B,糟糕至极是一种觉得假如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很可怕、很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将致使个体陷入极端不好的的情绪体验的恶性循环之中很难自拔,一般表现为夸大一件事情的影响力,与题干不符,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选项C,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一概而论、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法的表现。题干中,男孩告白失败后感觉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笨蛋,一概而论,体现了过分概括化,故选项C符合题意。
选项D,非此即彼,又称非黑即白、极端化,指用两级法看待事物而不是将它看作一个连续体,如没全方位成功就是失败。与题干不符,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综上,本题选择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