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的
【常识与技能】
知道圆雕的意思,认识中西方圆雕特点,运用简单美术术语赏析圆雕之美。
【过程与办法】
通过赏析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讨论异同,感受圆雕独特魔力,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审美素养,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2、教学重难题
【教学重点】
能从造型、空间等角度赏析圆雕。
【教学难题】
灵活运用雕塑术语评价圆雕作品。
3、教具筹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范例图片
4、教学过程
活动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展示错觉雕塑,越来越以360度展示全貌,学生竞猜,提问:是哪一种类雕塑?怎么样分辨?
学生交流回答,揭示课题:圆雕艺术。
活动2、鉴赏作品,引导想象
1.展示圆雕、浮雕和透雕雕塑作品,引导学生连连看形式对应连接,提问:能否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几个种类雕塑的意思?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小结:因为做法主如果雕刻与塑造两大类,故被叫做雕塑。雕塑在表现形式上主要分为圆雕、浮雕、透雕三类。
2.教师展示《米洛斯的阿弗洛狄特》,提问:是哪一种类?阿弗洛狄特的造型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极具空间体积感,静中有动,女人身体的柔美健康。
3.继续展示细节放大图,提出问题:衣纹与肌理、比率与空间是怎么样协调统一的?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雕像的各部分比率几乎都蕴含着黄金分割的美学秘密,没追求纤小细腻,而是使用了简洁的艺术处置手法,体现了人体的青春、美和内心所蕴含的美德。

4.教师播放作品背景,提问:为什么赞誉其为艺术美和形式美统一的典范?体现了圆雕的什么特点?
学生考虑并回答,教师小结:造型上重视立体、空间、多角度为圆雕的最重要特点。
活动3、常识巩固,赏析评价
教师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说唱佣、思想者等中西方雕塑作品,引导学生分小组自主选择1|2幅作品赏析。
学生分析,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4、交流评议,拓展提升
1.以辩论赛形式展开,学生从造型、比率、材质等方面交流评议,重视雕塑术语的运用。
2.尝试运用画笔或彩泥制作人物雕塑。
5、板书设计
有关推荐:《与建筑为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