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人问你:爱因斯坦、莫扎特、乔丹他们三个人到底哪个最聪明?估计你也非常难给出一个明确的回话,由于这三个人都非常牛逼,只是每一个人善于的范围不同:爱因斯坦攻科研,莫扎特玩音乐,乔丹搞体育。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每一个学生善于的范围或学科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加德纳的多元智商理论在实质教学中的体现。
作为国内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加德纳的多元智商理论为新课改打造促进学生进步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加德纳觉得,人的智商结构中至少存在7种相对独立的智商:①语言智商;②逻辑|数学智商;③视觉|空间智商;④音乐智商;⑤身体|动觉智商;⑥人际智商;⑦自知智商;⑧自然学家智商。每种智商都有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每一个人身上的组合方法不同。
如上述例子中,爱因斯坦的逻辑|数学智商和自然学家智商比较突出,所以他擅长分析科学问题;莫扎特的音乐智商比较突出,所以能成为音乐大师;乔丹的身体|动觉智商最突出,所以他成为了篮球巨匠。结合新课改的教育观,对于教育者来讲,就要把每一个学生看成是不一样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亮点,也就是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独特的人。继而在教学上,就要坚持因地制宜。最后,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要多样化,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除此之外,在学校课程设置上,为何当今中小学必学语数外音体美各类学科课程也是这个道理,每门学科教给学生的常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同,学生在某些学科上能获得好成绩,而另一些学科却学的比较差,常常存在偏科现象,这类都可以结合加德纳的多元智商理论去理解。
中公教育分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赏析,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能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法律责任。